8月22日,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中工作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三磨所举行。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国机金刚石(河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宁,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实验室主任赵延军,国机金刚石(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伟涛,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副校长黄辉,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黄国钦,广东工业大学原副校长王成勇,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郑李娟,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邵俊永,研究员级高工商宏谟,副总经理何荣跃以及实验室各共建单位研究骨干和管理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王伟涛主持。
闫宁致欢迎辞,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实验室建设的各位专家学者、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在各共建单位协同攻坚下,实验室重组以来成果丰硕,培养了大量优秀科技人才,不仅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实验室要锚定目标,对照战略定位和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重点项目谋划、重大成果凝练、体制机制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工作,不断提升实验室整体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之后,各共建单位对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领导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绩,表示2025年上半年实验室面向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五大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紧密围绕金刚石加工技术、绿色切削加工、先进刀具/磨具研发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引领了我国高性能工具领域的科技创新,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指导建议,强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联合攻关、聚焦和突出原创成果、做好实验室验收迎评准备工作等重要建议。
在下午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来自华侨大学的赖志远、广东工业大学的郑李娟、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谢波和三磨所的彭冲分别作了“金刚石线锯切割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高端印制电路板的微钻全激光制造”、“脱β相梯度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和“大尺寸纳米聚晶金刚石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的专题报告,展示了高性能工具领域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此外,同期举办的实验室主任办公会议详细讨论了实验室有关管理制度、深化共建单位协同融合发展等议题。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了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不仅系统总结了上半年实验室工作成效,更为实验室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效推动实验室科技创新与各共建单位的融合发展。
实验室介绍:
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2022年在原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由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华侨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同申请组建。实验室坚持以“四个面向”为主线,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目标,围绕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海陆交通、高档数控机床等国家重点领域加工制造面临的技术挑战,开展工具关键共性与前瞻技术研究,打破关键技术瓶颈,搭建高性能工具科技创新平台,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将实验室建成本领域特色鲜明、国际先进,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