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生动展现党中央对新疆的关心关怀及全国对口援疆的丰硕成果,上海浦东新区援疆工作再结硕果。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工业园区,由浦东新区重点援建的碳索芯材(新疆)科技有限公司正蓬勃发展,一粒粒璀璨的“鸽子蛋钻石”在这里孕育,驱动莎车向“世界钻石之都”的目标加速迈进。
一、填补空白,打造国内最大CVD人工钻石基地
新疆碳索芯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援疆重点工程,投资建成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CVD人工钻石生产基地。首批投产的678条培育钻石生产线,年产值突破10亿元,成功填补了南疆高端新材料产业的空白。
在浦东援疆团队的技术赋能下,企业引入国际顶尖的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PCVD),产品纯度高达99.999%,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成为华为、中芯国际等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浦东还牵线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联合攻关MPCVD设备国产化,使成本降低40%,良品率提升至98%。这一系列举措带动了本地配套建设大工业制冷、气体提纯等5条关联产线,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钻石产业集群。项目二期规划1500至3000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50万克拉钻石,占据全球培育钻石市场15%的份额,助力莎车从“西部边陲”向“世界钻石之都”跃升,将莎车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工钻石生产基地之一。2024年,该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对口援疆“科技造血”的典范,预计将带动南疆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链。
二、牵线搭桥,上海企业莎车“筑巢”
2000年,上海浦东成立了上海钻石交易所,为中国钻石产业的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实力雄厚的上海甄钻珠宝有限公司是该交易所的重要会员。2024年,经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和莎车分指牵线搭桥,上海甄钻珠宝有限公司决定在莎车县建设先进的CVD钻石工厂。
谈及上海甄钻珠宝愿意来到偏僻的莎车兴业建厂的原因,上海援疆干部、莎车县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李烨介绍,一方面是经济效益的吸引。莎车县人口超100万,是新疆第一人口大县,人力资源丰富且用工成本低。同时,当地拥有用之不完且价格低廉的绿电能源。另一方面,企业也注重社会效益。作为农业大县,莎车全县农民人均土地面积不足2亩,增收受到制约。让更多人通过就业实现增收致富,是该公司实现社会价值的追求。
三、就业增收,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在碳索芯材的加工车间,18岁的排孜来提·哈力克正聚精会神地打磨一件钻石。她来自阿勒热乡,是莎车技工学院的毕业生。去年6月公司成立时,她被招选实习,并被安排到总部培训3个月。今年6月毕业后,她正式进入公司,现在每月平均收入4000元左右。
莎车技工学院为碳索芯材定向培养300名技术工人,并成立实训基地。学生实习期间,公司包吃包住,月工资2400元。毕业后,根据双方自愿原则,通过试用期考核后,按件计算工资,每月工资可达4000元到5000元。这一举措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技术人才支持,也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技能提升的平台,助力他们实现增收致富。
四、创新工艺,助力莎车“钻石梦”
莎车县是联合国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也是鸽子养殖、加工食用大县。目前,我国生产了全球90%的人工培育钻石,但95%的钻石加工要由印度完成。碳索芯材致力于以AI算法淬火传统工艺,实现换道超车,生产加工出如鸽子蛋般硕大而精美的培育钻石,为莎车县早日加冕“世界钻石之都”作出贡献。
浦东援疆打造的“钻石芯”,不仅为莎车县带来了高端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援疆力量的持续推动下,莎车县的“钻石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新闻整理自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