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重磅!金刚石与宽禁带半导体领域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揭晓

关键词 金刚石 , 两院院士|2025-08-25 08:59:01|来源 中国超硬材料网
摘要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于8月20日公布36。中国科学院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660人。在这份名单中,多位长期深耕于金刚石及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学者入...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于8月20日公布36。中国科学院有效候选人639人,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660人。

       在这份名单中,多位长期深耕于金刚石及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学者入选35。这些候选人的研究覆盖了从单晶金刚石生长、超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学到碳化硅产业化等多个前沿领域。

       院士增选总体情况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4月25日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

       中国科学院公布的增选有效候选人中,数学物理学部98人,化学部10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5人,地学部96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1人,技术科学部104人,另有特别推荐领域50人。

       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分布在各个学部,包括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8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1人等。

       金刚石及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候选人

       在此次候选人名单中,众多长期深耕于金刚石及宽禁带半导体领域的科研团队脱颖而出,他们的入选不仅凸显了该领域在科研层面的重要价值,更彰显了其在国家战略布局与产业应用中的关键地位。以下为相关研究团队介绍(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指正):

       1、哈尔滨工业大学朱嘉琦团队:长期专注于金刚石晶体材料、透明件材料以及高导热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单晶金刚石凭借其极佳的电学性能、最高的材料热导率、良好的化学惰性以及高的辐射抗性,被誉为终极半导体材料。该团队在金刚石成工艺、金刚石高导热及半导体器件应用等方面成果斐然,取得了显著进展。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进成团队:研究方向聚焦于超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学(涵盖氧化镓、金刚石、氮化铝等)、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学(如氮化镓等)以及大功率射频芯片与电力电子芯片。近年来,团队在超宽禁带半导体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例如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在栅长为2μm时,仍能保持400mA/mm的高电流密度,并可在200°C环境下稳定工作。

       3、哈尔滨工业大学武高辉团队:首创大气环境下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成型、界面反控制同步制造技术。借助这一创新技术,实现了低成本、绿色化制造的金刚石/铝和金刚石/铜超高导热复合材料及净成型构件,成功攻克高功率器件的散热难题。

       4、华侨大学徐西鹏团队:研究方向为“硬脆材料先进加工科学与技术”,重点探索“半导体材料精密超精密磨粒加工新技术”。目前,徐西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晶圆级单晶金刚石衬底的活性硬质磨粒协同加工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5、山东大学徐现刚团队:在碳化硅领域成绩卓著,于碳化硅生长机理、高纯半绝缘创制、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系列创造性成果。团队先后突破2 - 12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在我国首次攻克高纯半绝缘碳化硅晶体制备系列技术壁垒。相关成果应用于雷达系统核心器件,已全面列装于先进战机、制导武器、大型战舰等我军主力装备。

       6、北京大学沈波团队:主要从事III族氮化物(GaN基)宽禁带半导体物理、材料和器件研究。在强极化、高能带阶跃体系中二维电子气输运规律、GaN基异质结构外延生长和缺陷控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在GaN基异质结构二维电子气自旋性质、GaN基量子阱子带跃迁器件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果。

       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晓华团队:二十余年来致力于宽禁带半导体基础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射频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8、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小龙团队:长期投身于功能晶体材料研究工作,发展了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晶体生长新方法,推动我国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实现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跨越,达成产业自主可控。通过发现并利用碳化硅/石墨异质双界面的自发成核规律,发明电场 - 磁场 - 热场高效耦合的单晶生长方法和装备,攻克晶体扩径这一学术难题。在国内率先开展成果转化,创立国内首家碳化硅晶体产业化公司。提出界面能调控晶型理论,通过设计助溶剂成份,在国际上首次生长出具有实用价值的2 - 6英寸的3C - SiC晶体,使3C - SiC/SiO2栅氧界面态密度降低1个数量级。

       9、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刘国友团队:自2008年起主持大功率IGBT芯片与模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10年着手组建功率半导体林肯研发中心,聚焦IGBT和碳化硅技术。

       领域重要意义与发展前景

       金刚石被称为“终极半导体材料”,具有极佳的电学性能、最高的材料热导率、良好的化学惰性和高的辐射抗性。在“后摩尔”时代,金刚石是实现电子、光电子和量子芯片的基础性材料。

2020年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为207亿克拉,较2015年增加51亿克拉,占全球90%以上市场份额。随着CVD(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发展,人造金刚石已经可与天然钻石相媲美甚至在横向面积、纯度等方面更占优势。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等,是制造高温、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我国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突破了国际封锁,实现了设备自主可控,对产业升级及下一代半导体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有着重要作用。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