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关键词 矿产资源|2025-05-27 12:03:32|来源 经济日报
摘要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对锂的需求增长近30%,对镍、钴、石墨和稀土需求增幅在6%至8%的区间。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对锂的需求增长近30%,对镍、钴、石墨和稀土需求增幅在6%至8%的区间。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需求的快速增长。

       该报告指出,虽然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出现快速增长,但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主导的供应稳定增长,推动关键矿产资源,特别是锂、镍、钴、石墨等储能电池所需矿产资源的价格下行。在经历2021年和2022年价格飙升后,关键能源矿产价格持续回落至2020年之前水平。2021年至2022年间,锂的市场价格曾暴涨8倍,但自2023年以来锂的市场价格累计下跌已超80%,2024年石墨、钴和镍的市场价格也分别下跌了10%至20%。

       尽管市场对关键矿产资源的未来需求增长抱有强烈预期,但当前投资者决策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开发的投资动能在减弱,投资增长幅度从2023年的14%收窄至5%。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实际投资增长率仅为2%。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的勘探活动在2024年也趋于平稳,2020年以来的快速上升趋势戛然而止。虽然锂、铀和铜的矿业勘探支出持续增长,但镍、钴和锌的矿业勘探明显下降,因此,投资者对新项目的融投资出现放缓迹象。

       报告显示,当前印度尼西亚主导全球镍供应,锂的供应增量主要来自阿根廷、津巴布韦等新兴生产国。锂、石墨和稀土开采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的供需平衡总体有所改善,但隐忧仍存,特别是在铜矿资源领域尤为突出。若全球各国现有规划项目如期推进,镍、钴、石墨和稀土供应量有望匹配需求增速,但铜和锂的供应仍存较大缺口。受高质量铜矿资源不足、开发成本攀升、新铜矿资源有限及投产周期漫长影响,现有铜矿项目预计在2035年的供应缺口将达到30%;锂矿资源短期看市场供应充足,但需求的快速增长将导致在未来5年到10年出现明显的供应短缺。

       报告指出,如果关键生产国的供应因故出现中断,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将呈指数级放大,整体市场平衡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以稀土和储能电池所需关键矿产资源为例,到2035年,关键生产国以外的全球供应量平均仅能满足剩余需求的50%。同时,即便供应充足,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仍可能因极端天气、技术故障或贸易中断等冲击而极度脆弱。铜、钴、锂、稀土、石墨等20种跨领域应用的关键矿产资源脆弱性更为明显,这些矿产资源在高科技、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其供应中断可能引发更大市场冲击。

       全球各国正通过公共资金投入、加深战略合作和能源政策改革,全力保障关键矿产资源供应安全。美国发布多项行政命令加速关键矿产资源项目审批并扩大国内投资;欧盟委员会根据《关键原材料法案》确定了47个战略项目,提速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并拓宽融资渠道;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推出重大关键矿产资源开发扶持计划。国际能源署也启动了“关键矿产安全计划”,以协调各国共同应对关键矿产资源的脆弱性,加强上游资源富集国与具备精炼能力的国家,以及下游消费国的紧密联结,推动跨境合作,通过链接全球产业链,充分释放供需潜力,辅以共同投资、承购协议、共享风险机制等合作框架。

       报告指出,采矿环节的人工智能勘探、锂的直接提取技术、精炼与回收环节的新型人造石墨生产等创新技术突破,将重塑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生产格局。比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地质勘探可使钻探成本降低60%、探矿成功率提升4倍;离子吸附型稀土提取技术可大幅提升提取效能。新兴储能电池技术也在快速突破,近年来磷酸铁锂(LFP)电池异军突起,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20年的不足10%,大幅跃升至目前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近半数,钠离子、富锰锂离子等新兴技术也崭露头角。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