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高温高压法(HPHT)和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CVD),相对于HPHT法和其他PCVD法,MPCVD在大尺寸、高纯度金刚石制备方面优势更明显,是高质量和多领域应用金刚石制备的首选方法。
近期,新疆碳基芯材在金刚石项目方面持续迎来了一些进展。
皮山基地:投资25亿,150万克拉金刚石项目
皮山基地年产150万克拉金刚石项目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投资25亿,共计500台MPCVD金刚石加工机器。皮山坐拥中亚优质石墨矿脉带,依托独特地质条件打造高纯度石墨产业集群,将成为全球超硬材料产业链的“源头活水”。 未来将联动“一带一路”沿线矿产枢纽,构建从开采到深加工的绿色循环体系,未来或成亚洲最大高端石墨综合基地。
莎车基地:投资25亿,500台MPCVD金刚石加工设备
莎车基地处于喀什经济开发区莎车产业园,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设备调试,预计将在六月底开始量产。预计投资25亿,共计500台MPCVD金刚石加工机器,年产能达150万克拉。毗邻南疆高校与科研院所,汇聚丝路人才红利,这里将打造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推动金刚石从“工业工具”向“未来芯材”跃迁,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
疏附基地:瞄准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国家战略产业
3月16日,疏附广州工业城(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新疆碳基芯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碳基芯材年产150万克拉金刚石芯片衬底项目签约仪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据了解,该项目落户疏附广州工业城(园区),项目总投资约24亿元,分两期建设。未来将借力南疆传统制造业基础,融合智能化升级,培育精密刀具、光学器件等高端制造集群。500台MPCVD金刚石加工机器高速运转,150万克拉的年产值将瞄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打造“中国智造”出海新名片。
阿克陶基地:总投资30亿,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
阿克陶基地共投资30亿元,MPCVD金刚石机器600台,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钢结构拔地而起,预计将在年底完成装修以及设备调试,2026年1月开始量产。这里依托政策扶持与地域空间优势,实现“石墨提纯—设备制造—终端应用”全链条闭环。 从培育钻石到半导体衬底,从钻石研究院到钻石交易中心,探索高附加值赛道,将重塑全球金刚石产业价值分配格局。
西北产业高地|荒漠中的“材料革命试验场”
乌海基地:总投资50亿,300万克拉金刚石项目
乌海共投资50亿元,1000台MPCVD金刚石加工机器。基地目前已完成地桩浇灌,背靠西北能源基地与重大工程(如超深油气井、核能项目)的优势使它成为极端工况材料验证的天然实验室。年产值300万克拉将推动金刚石从实验室走向深地、深海、深空,开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材料钥匙”。
武威基地:年产值200万克拉金刚石项目助力光电产业
武威基地200万克拉的年产能将衔接西北光电子产业带,承接东中部技术转移,打造国产光电材料自主化标杆。未来将突破高功率激光器、红外探测等“卡脖子”环节,助力中国光电产业弯道超车。
酒泉基地:盛大开工,总投资50亿元,年产300万克拉
酒泉基地于2025年4月28日盛大开工,年产300万克拉的产能借势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带,融合风光电资源与政策红利,构建绿色低碳量产体系。共计投资50亿元,MPCVD金刚石加工机器共计1000台。在不远的未来将以规模化、低成本优势重塑全球MPCVD金刚石竞争格局,让“中国造”单晶闪耀世界。
十二师基地:向西开放的“政策特区”
作为碳基芯材的总部,十二师基地共计投资50亿元,MPCVD金刚石加工机器共计1000台。立足于兵团特殊体制与区位,将打通中亚跨境贸易通道,可享受“先行先试”政策红利。目前已完成场地选址。这里将联合中西部研究院建设面向欧亚乃至全世界的碳材料交易中心,推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组团出海”,打造“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