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金刚石车削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 金刚石 , 车削技术|2008-01-18 00:00:00|技术信息|来源 中国超硬材料网
摘要 1.金刚石车床的技术关键金刚石车床与镜面铣床相比,其机械结构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为严格。除了必须满足很高的运动平稳性外,还必须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镜面铣削平面时,对主轴只...

  1.金刚石车床的技术关键
  金刚石车床与镜面铣床相比,其机械结构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为严格。除了必须满足很高的运动平稳性外,还必须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镜面铣削平面时,对主轴只需很高的轴向运动精度,而对径向运动精度要求较低。金刚石车床则须兼备很高的轴向和径向运动精度,才能减少对工件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金刚石车床的主轴大多采用气体静压轴承,轴向和径向的运动误差在50nm以下,个别主轴的运动误差已低于25nm。金刚石车床的滑台在90年代以前绝大部分采用气体静压支承,荷兰的Hembrug公司则采用液体静压支承。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的Pneumo公司(现已与Precitech公司合并)的主要产品Nanoform600和250也采用了具有高刚性、高阻尼和高稳定性的液体静压支承滑台。
  2.金刚石车床的布局
  金刚石车床的布局最初沿袭了传统车床的结构,主轴固定在床身上,横向沿台(X轴)装在纵向滑台(Z轴)上。因为纵、横滑台的导轨相互垂直,故又被称为十字滑台布局。其优点是技术成熟,结构紧凑,荷兰Hembrug公司的super-mikroturn就一直采用这种结构(图1)。十字滑台布局的缺点在于纵横两滑台运动时相互影响,当对动态精度要求高时,这种缺点就尤为突出。
  金刚石车床的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
  表1金刚石车床技术参数和性能示例
  最大车削直径和长度/mm400×200
  最高转速r/mm3000、5000或7000
  最大进给速度mm/min5000
  数控系统分辩率/mm0.0001或0.00005
  重复精度(±2σ)/mm≤0.0002/100
  主轴径向圆跳动/mm≤0.0001
  主轴轴向圆跳动/mm≤0.0001
  滑台运动的直线度/mm≤0.001/150
  横滑台对主轴的垂直度/mm≤0.002/100
  主轴前静压轴承(φ100mm)的刚度/(N/μm)径向1140
  轴向1020
  主轴后静压轴承(φ80mm)的刚度/(N/μm)640
  纵横滑台的静压支承刚度/(N/μm)720
  十字滑台相互影响的主要原因是X向滑台的重量要由Z向滑台来支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蔡司公司研制了一种改进的十字滑台(图2)。其关键在于床身采用了大面积的花岗岩,Z向导轨直接加工在床身上,X向导轨虽然仍加工在Z向滑台上,但X向滑台的重量不再由Z向沿台来支撑,而是通过四条静压支柱直接由床身来支撑。
  Z向滑台只起带动和导向X向滑台的作用,而无支撑功能。
  十字滑台的另一个缺点是加工难度高,要达到高的纵横滑台导轨间的垂直度,需要大量的手工刮研工作量。在劳动成本日益增长的今天,这种耗时费力的结构的缺点日益明显。因而在80年代出现了T形布局(T-Base)。
  T形布局车床的主轴装在纵向或横向滑台上,刀架则装在另一滑台上(见图3),从而彻底解决了两滑台相互影响的问题。这种布局有利于提高机床的闭环刚度。另外,纵横两移动轴的垂直度可在装配时进行调整,生产成本较低,成为当前金刚石车床的主流布局。
  上述结构的金刚石车床在加工简单几何形状如平面、圆锥和圆柱面时,刀刃与工件的接触的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但在加工复杂形状如椭球面时,刀刃与工件的接触点随刀具的位置而变化。如果刀刃的几何形状精度不高,其误差将被直接复印在工件上,从而限制了机床的加工精度。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刀具的形状精度、但无论是购置新刀具或重磨刀具,都要付出成倍于普通刀具的代价;另一途径是改变机床的结构,在刀架下面装一数控精密转台(见图4)。刀具移动时,转台根据工件的曲率和刀尖的圆弧半径作相应转动,从而使工件与刀刃的接触点保持不变。但数控精密转台的造价很高,因此在对该两方案取舍时,必须进行经济分析比较。
  3.金刚石车削的应用范围和技术参数
  金刚石车削早期主要用来加工有色金属如元氧铀或铝合金等,其主要产品是各种光学系统中的反射镜,如射电望远镜的主镜面,LiDA(激光探测)系统中的各镜面以及激光切割机床中的反射镜等。在东西方军备竞赛时期,各种红外光学元件的需求量猛增,金刚石车削可加工各种红外光学材料如锗、硅、ZnS和ZnSe等,工件的形状多为非球面,这样就可大大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因为红外材料的透射率较低,元件少可提高光学系统的透光性能,另外还可节约昂贵的红外材料。
  在日常消费品中,金刚石车削常被用来加工有机玻璃和各种塑料,其应用实例有大型投影电视屏幕、照像机的塑料镜片以及树脂隐形眼镜镜片。
  在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中,光学元件多采用挤压成形或压注成形。成形所用的型腔多采用金刚石车削来完成的。型腔材料除超高强度镍钢外还有工具钢和陶瓷等。超高强度镍钢是模压成形时应用最广的材料,因为它既满足模具的硬度要求,又可用金刚石车削出最佳的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用金刚石刀具加工工具钢时,刀具易产生化学磨损这是因为工具钢中碳元素与金刚石产生化学反应之故。所以此时要在刀架上附加一个超声振动装置,或者改用立方
  氮化硼刀具进行加工。
  用金刚石车削直径在100mm以下的工件时,形状误差可控制在0.1μm以下。工件表面粗糙度除与切削参数及机床特性有关外,还取决于材料的特性,绝大多数可用金刚石车削的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q1~5nm。
  金刚石车削的刀具的参数与镜面铣相似,金属材料多用零度前角刀具加工,红外材料和脆性材料则多用负前角刀具加工。
  金刚石车削的切削参数根据工件材料和机床特性而定。通常主轴转速低于2000r/min,个别可达5000r/min。隐形眼镜镜片车床较特殊,其转速可达10000r/min。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延伸推荐

低热阻未来:室温键合多晶金刚石为GaN电子设备高效降...

在当今的电子设备领域,高功率、高频的半导体器件如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5G基站、可再...

日期 2025-07-25   超硬新闻

480万片金刚石半导体项目落地,12英寸产线加持!

近日,辽宁沈抚由氢基新能科技集团联合上海卓远方德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第四代半导体MPCVD金刚石材料及高端晶圆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作为...

日期 2025-07-25   超硬新闻

CVD 金刚石薄膜与涂层:制备技术及关键领域应用

金刚石凭借超高硬度、高热导率、宽禁带等优异理化性质,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化学气相沉积(CVD)作为制备金刚石薄膜与涂层的核心技术,已实现多领域突破。接下来将阐述CVD金刚...

日期 2025-07-24   超硬新闻

超万倍!金刚石又突破极限

窄线宽激光器在精密传感、光谱学和量子科学等广泛应用中至关重要。除了光谱宽度外,光谱形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例如,激光线形两侧的功率可能...

日期 2025-07-24   超硬新闻

三安光电:氧化镓与金刚石研发全面启动

近日,三安光电(600703.SH)在互动平台披露,其旗下湖南三安已正式启动氧化镓(Ga₂O₃)、金刚石等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工作。这标志着公司在深耕...

日期 2025-07-23   超硬新闻

引领国际!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纳米金刚石国际标准发布

近日,我国超硬材料企业——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ISO国际标准《特殊用途功能性填料聚合物用纳米金刚石》(ISO6031: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的成功发布,标志着...

日期 2025-07-23   超硬新闻

国机精工:金刚石散热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是公司重点发展的...

国机精工7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金刚石散热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包括金刚石散热片和金刚石铜等产品。公司看好包括散热、光学窗口等在内的金刚石功能...

日期 2025-07-23   企业新闻

总投资约30亿!又一MPCVD金刚石材料及高端晶圆项...

2025年7月18日,辽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迎来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进展。由氢基新能科技集团与主投方上海卓远方德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第四代半导体MP...

日期 2025-07-22   超硬新闻

华为再发金刚石散热领域新专利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功率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级和模块级的核心电子器件不断朝着体积更小、功能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的方向发展,这导致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也越来...

日期 2025-07-22   超硬新闻

金刚石散热,华为重磅突破!

在先进制程趋于物理极限、芯片封装迈向三维集成的背景下,热管理已成为限制高性能计算系统性能释放的关键瓶颈。近年来,金刚石材料凭借其超高导热率、优异的电绝缘...

日期 2025-07-21   超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