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电子设备领域,高功率、高频的半导体器件如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5G基站、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随着设备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散热问题成为了制约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瓶颈。GaN HEMT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局部热流密度,这些热流密度可能比太阳表面还要高一个数量级,这不仅会降低设备的性能,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有效散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刚石作为一种天然材料,拥有最高的热导率,被认为是理想的散热基底材料。然而,将金刚石与半导体材料进行有效集成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金刚石沉积和金刚石键合。金刚石沉积方法虽然能够成功制备出4英寸的GaN-on-Diamond晶圆,但由于在SiN介质层上沉积的金刚石晶体质量较低,导致其热导率受限。而金刚石键合方法则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通过优化界面特性来降低热边界电阻。
研究概述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如何将多晶金刚石(PCD)与3C-SiC直接集成,以增强GaN HEMT的热管理能力。研究团队通过一种先进的键合技术,成功地将 PCD与3C-SiC在室温下直接键合,并在2英寸的PCD晶圆上实现了GaN HEMT的集成。这一成果不仅克服了PCD表面粗糙度高的难题(表面粗糙度为2.48 nm),还通过退火处理将界面处的非晶层转化为多晶SiC层,且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出现裂纹或分离现象。
如图1所示,详细描述了AlGaN/GaN/3C-SiC层的转移过程以及在2英寸PCD晶圆上GaN HEMT的制备步骤。
在2英寸PCD晶圆上GaN HEMT的制备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在6英寸的 Czochralski(Cz)-Si(111)晶圆上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了HEMT异质结构,包括 AlGaN/GaN/3C-SiC等多层结构。随后,通过化学机械抛光和氟酸刻蚀等步骤,将3C-SiC层与PCD晶圆进行键合。键合过程中,使用了表面活化键合(SAB)方法,并通过氩快原子束(FAB)对PCD和3C-SiC的生长表面进行同时辐照,以实现高质量的键合。
研究总结
研究结果显示,PCD的生长表面热导率高于单晶金刚石(SCD),但在GaN HEMT上,PCD的热阻(RTH)却比SCD高出27%。这一现象归因于 PCD 核化表面上较小的晶粒尺寸导致的声子散射。通过去除细晶粒核化层,可以显著增强散热效果。此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1100°C退火后,界面处形成了约13 nm厚的多晶SiC层,且界面结构完整,没有出现裂纹或分离现象。
该研究成功地实现了PCD与3C-SiC的直接键合,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PCD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还为高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晶粒尺寸和界面工程,可以进一步降低声子散射,提高热传输效率,从而充分发挥PCD在下一代高功率电子设备中的散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