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煤炭行业逐“绿”向“智”

关键词 煤炭行业|2025-09-15 08:55:29|来源 证券日报
摘要 “这款组合机器人具有高速、高效、柔性、精准的分拣能力,不仅能自动分辨煤和矸石,还能替代人工完成繁重的拣矸工作。”在山东伯特利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特利”)的展位上,正在演示...

       “这款组合机器人具有高速、高效、柔性、精准的分拣能力,不仅能自动分辨煤和矸石,还能替代人工完成繁重的拣矸工作。”在山东伯特利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特利”)的展位上,正在演示拣矸工作的智能拣矸拣杂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公司技术总监翟冰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该组合机器人每小时抓取6000次,可抓取粒度600mm的大颗粒物料,最大抓取重量达100公斤,同时维护成本非常低。

       9月13日至15日,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榆林国际煤博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在能源结构加速调整,“双碳”目标引领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榆林国际煤博会成为煤炭产业链企业展示逐“绿”向“智”成果的舞台。

       在政策、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的催化下,我国煤炭行业正加速迈入无人化智能时代。根据《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煤矿作业机器人涵盖38种类型,包括巡检、掘进、支护等细分领域。

       记者在本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现场感受到,智能机器人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已逐渐走向规模化。

       “这一款产品是井下防爆柴油机的多功能安装机器人。”特玛斯派克工业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售前技术人员陈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主要是用于井下风水管路、瓦斯管路,避免高空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效率。

       不仅是在生产环节,在矿山消防等环节也有着智能机器人的身影。

       “现在消防的核心理念是装备前移、人员后撤,这款灭火机器人可以代替消防人员冲在前线。操作人员可以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远程操作,让机器人拖拽水带执行灭火冷却任务。这也是煤矿智能化的一个体现。”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应急救援中心勤务康宏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兴起,逐“绿”向“智”已经成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编制发布的《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显示,五年来,全国开展智能化建设的煤矿由不足200处增加至近千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94个增加至1806个,超过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榆林市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力度,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目前榆林全市已建成智能化矿井31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70个,涉及年总产能近4.46亿吨。榆林全市智能化煤矿年总产能已达到生产矿井年总产能的78.7%,煤矿智能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曹家滩矿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据了解,目前,曹家滩矿业已成功构建了一个以智能综放为核心,以智能快掘为特色,以透明地质、智能安全监测监控等为支撑的“11431”智慧矿山体系。该体系不仅涵盖了云数据中心、管控平台等基础设施,还包括了矿山安全中心、智能监控中心等六大功能板块,以及一通三防、主运系统等116个子系统的融合联动。

       曹家滩矿业副总经理韩存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快掘上通过六代的智能化迭代,实现了采、掘、支、破、运一体化掘进作业,解决了煤矿采掘失衡的问题。

       “作为煤电一体化联营企业,公司积极推进智慧电厂和智能矿山建设。”陕西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能源”)展位的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公司旗下的凉水井煤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目前已建成投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个,实现24处固定场所“有人巡视、无人值守”工作模式,投运矿用机器人3处,达到了“减人增安提效”的效果。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陕西能源旗下的赵石畔煤电有限公司以5G技术重构智慧电厂通信架构,今年启动的5G专网建设项目采用SA独立组网、网络切片及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5G网络时延低至1毫秒,支持百万级终端设备连接。预计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陕西省首个实现全厂5G覆盖的发电企业。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