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近日,记者从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该局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链主引领、全链参与、机构赋能”的产业链质量提升模式,选取超硬材料产业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打造“四个一”工程,实施“精准帮扶提质量+模式创新降内耗+品牌赋能升溢价”组合拳,推动产业链整体质量提升和高端化发展,有效破除超硬材料产业链“内卷式”竞争。
据介绍,自1963年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诞生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河南已成为超硬材料大省。但是,超硬材料大省也有成长的烦恼,金刚石企业“小散乱”,扎堆生产低端磨料,低价混战同质化发展,深陷“内卷式”竞争困局,直接影响到超硬材料质量的提升。
为了破解低端混战的乱局,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分析超硬材料产业链质量状况,以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为牵引,打造一难题、一团队、一方案、一保障的“四个一”工程,成功解决超硬材料产业链关键共性质量技术难题50项,海科超硬、三磨超硬等企业的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82%提升至97%,消除了企业因质量不达标、不稳定导致的低价竞争,从根本上破解了超硬材料产业“低端混战”的局面。
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创新体系,是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扭转超硬材料产业“低端内耗”态势的抓手。为了保障质量基础设施创新体系的建立,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制定超硬材料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制标准规范120项,授权CMA和CNAS参数产业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培育建设国家磨料磨具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超硬材料及制品)等国家级平台2个,建成“产教融合”型质量提升培训基地1个,降低企业质量提升成本。
推动超硬材料产业链整体质量提升和高端化发展,本质上离不开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为此,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打出了一系列助企的组合拳:组建专家服务团队与120余家链上中小微企业“一对一”服务,诊断出问题180余条,制定改进措施470余项,全程指导企业整改提升;开展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培训900余人次,邀请郑州三磨所等链主企业分享“三位一体”质量管理经验,推动26家超硬材料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积极帮扶超硬材料企业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中南钻石、黄河旋风等3家企业入选“美豫名品”,其中中南金刚石单晶凭借“美豫名品”认证,成为河南省超硬材料高端化代表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