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镀镍和未镀镍金刚石在线锯制造中的上砂机理

关键词 金刚石 , 复合电镀|2017-10-18 09:47:20|技术信息|来源 金刚线与线锯微粉
摘要 随着金刚石镀覆技术逐渐成熟,其产品在复合材料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金刚石表面镀覆可以改善金刚石与某些金属的不浸润现象,明显地增加金刚石在复合镀层中的结合性能。而且可以使金刚石具有导体...

       随着金刚石镀覆技术逐渐成熟,其产品在复合材料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金刚石表面镀覆可以改善金刚石与某些金属的不浸润现象,明显地增加金刚石在复合镀层中的结合性能。而且可以使金刚石具有导体特性,这在电镀复合材料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光伏行业所使用的新型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金刚石快速的包覆进镀层,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本实验根据电镀金刚石线锯的上砂过程,对镀镍和未镀镍金刚石的上砂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类金刚石上砂的理论模型。

       镀镍和未镀镍两类金刚石的上砂影响因素

       关于复合电镀,通常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加入镀液中的微粒,另外就是镀液。微粒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休,而镀液作为液体,镀液的流动情况将影响到微粒在其中的分布。因此,流液的运动将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在未镀覆金刚石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所以,对其上砂机理的分析将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微粒的导电性;

      (2)微粒的重力;

       (3)微粒在电沉积过程中结晶受到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达到106 Pa。它们有将局外物体挤出的能力,只有微粒在电极上的附着力远大于结晶压力,才能使微粒稳定地停留在阴极表面;

       (4)液流所产生的冲刷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推动力);

       (5)微粒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6)除以上所说的几种受力之外的其它力,比如静电力、分子间力、结构力、憎水作用力、渗透力,化学吸附力等,也包括微粒在液体中由于界面双电层所受到的电场力与磁场力(即形成的弱吸附或者强吸附力)。为了研究简单,将这些力统称在一起,形成一个合力,称为吸附合力;

       (7)电镀金属的沉积速度。

      镀镍和未镀镍两类金刚石复合电沉积过程理论分析模型与实例

      图1是镀镍和未镀镍金刚石在复合电镀过程中的受力分析。这两个模型的唯一不同点就是图1a中的微粒为绝缘体,图1b中的微粒通过表面镀覆成为导体。假设两模型中颗粒的大小相等,液流情况相同,可以认为两模型中的力F2、F3、F5大小均相等,仅需要分析F1、F4的受力情况即可。

640.webp.jpg

       通常认为,微粒是在液流冲刷力以及重力、浮力、吸附力等相关作用力的合力情况下输送到电极表面,初始时靠这些合力形成弱吸附,它是微粒能够稳定停留在电极表面形成强吸附的前提条件,在两模型中都存在这一初始步骤。

      在图1a模型中,由于微粒不导电,微粒受到的结晶压力F1方向将如图所示,这种力具有使金刚石被挤出的能力,其大小为106  Pa乘以颗粒与镀层接触的面积,因此微粒越小这个力就越小,所以对于小微粒(一般小于10μm)来说,其他几个力所形成的吸附合力比较容易达到此量级,并与之抗衡。但对于较大(40μm以上)的微粒,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已经相当困难,如果再考虑结晶压力的作用就更加难以被吸附。同时,由于液流冲刷所形成的力方向不确定,一旦其与结晶压力方向一致,就更易脱离界面。

       在图1b模型中:

       (1)由于采用镀覆金刚石,使微粒表面特性被改变,给整个复合电镀过程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本模型认为这种特性改变会使力F4的方向不变,但其大小要远远大于图1a模型中的力。

       (2)微粒在电沉积过程中受到的结晶压力与图1a模型的方向相反。因为电沉积会发生在整个微粒的表面上,在之后的沉积过程中,这种结晶压力F1会始终将微粒牢牢地压向镀层里,使其不会有图1a模型中往外挤的趋势。

       (3)夹角处的沉积速度将比图1a模型夹角处沉积速度快,因为微粒表面和电极表面同时进行沉积。而且它们之间将形成金属键,键合十分牢固,所以只需要夹角处金属形成新的键合力,能够克服其他如F1、F2、F3、F5的合力,即被认为嵌人镀层。此过程一般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可实现。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图2是与图1a模型对应的在复合电镀过程中出现的实例。其中图2a处在复合电镀的初始阶段,沉积时问较短,虽然在基体表面有很多金刚石到达,但都在停留了很短时间后脱离基体,只形成了一些不明显的浅凹痕。图2b处在沉积了较长时间后,只有少量的金刚石被嵌入镀层,而留下了非常多的镶嵌凹坑。这主要是由于金刚石微粒受到了起阻碍上砂的力F1、F2、F3共同作用所致。另外由于在图1a模型中,微粒为绝缘体,微粒与基质金属都是独立的相,它们只是简单的机械混合,吸附力F4较弱,而且如果复合两相界面之间的浸润性不好,那么微粒就更加易于脱落。图2c是在考虑到重力的作用,故而将基体水平放置得到了较多的金刚石微粒。重力竖直作用于水平基体面上,增加了微粒对于结晶压力的抵抗能力,但仍然有少部分微粒被结晶压力F1挤出,最后留下较深的凹坑。通过几种情况,说明在图1a模型中,F1和F3的作用力影响较大。这两种力会对金刚石在基体上附着造成较大的阻碍作用。

20171009110019926.jpg

20171010175703968.jpg

      图3就是与图1b模型对应的采用100μm的镀镍金刚石进行的特例实验。可以看出镀覆金刚石颗粒能够被轻易地固定在钢丝表面,而且由放大图可以看出,夹角处已经被镍金属层填满。

       注:本文节录自论文《镀镍和未镀镍金刚石在制作电镀金刚石线锯中的上砂机理和电化学分析》,作者:张晓杰,张迎九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延伸推荐

CVD 金刚石薄膜与涂层:制备技术及关键领域应用

金刚石凭借超高硬度、高热导率、宽禁带等优异理化性质,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化学气相沉积(CVD)作为制备金刚石薄膜与涂层的核心技术,已实现多领域突破。接下来将阐述CVD金刚...

日期 2025-07-24   超硬新闻

超万倍!金刚石又突破极限

窄线宽激光器在精密传感、光谱学和量子科学等广泛应用中至关重要。除了光谱宽度外,光谱形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例如,激光线形两侧的功率可能...

日期 2025-07-24   超硬新闻

三安光电:氧化镓与金刚石研发全面启动

近日,三安光电(600703.SH)在互动平台披露,其旗下湖南三安已正式启动氧化镓(Ga₂O₃)、金刚石等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工作。这标志着公司在深耕...

日期 2025-07-23   超硬新闻

引领国际!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纳米金刚石国际标准发布

近日,我国超硬材料企业——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ISO国际标准《特殊用途功能性填料聚合物用纳米金刚石》(ISO6031: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的成功发布,标志着...

日期 2025-07-23   超硬新闻

国机精工:金刚石散热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是公司重点发展的...

国机精工7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金刚石散热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包括金刚石散热片和金刚石铜等产品。公司看好包括散热、光学窗口等在内的金刚石功能...

日期 2025-07-23   企业新闻

总投资约30亿!又一MPCVD金刚石材料及高端晶圆项...

2025年7月18日,辽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迎来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进展。由氢基新能科技集团与主投方上海卓远方德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第四代半导体MP...

日期 2025-07-22   超硬新闻

华为再发金刚石散热领域新专利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功率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级和模块级的核心电子器件不断朝着体积更小、功能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的方向发展,这导致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也越来...

日期 2025-07-22   超硬新闻

金刚石散热,华为重磅突破!

在先进制程趋于物理极限、芯片封装迈向三维集成的背景下,热管理已成为限制高性能计算系统性能释放的关键瓶颈。近年来,金刚石材料凭借其超高导热率、优异的电绝缘...

日期 2025-07-21   超硬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JMP- CVD金刚石涂层镍基钎焊金刚石...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孙方宏等在JournalofManufacturingProcesses上发表题为“Fabricationandgrindingper...

日期 2025-07-21   超硬新闻

【每日科普】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的金刚石

精子具有强劲的游泳能力,这是它们的自然本能。但是在培养皿中,你却无法要求它们有优秀的表现,“精子活力低”是试管授精面临的普遍问题。不过最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也许并不完全是这些小家伙...

日期 2025-07-21   超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