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超硬材料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锂电产业如何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关键词 中国锂电|2025-09-12 09:21:19|来源 证券日报
摘要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已初见成效,这些创新不仅让产品向更高能量密度迈进,更打开了低空经济等新场景的应用空间。固态电池技术的突围,不仅是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一跃”...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已初见成效,这些创新不仅让产品向更高能量密度迈进,更打开了低空经济等新场景的应用空间。固态电池技术的突围,不仅是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一跃”,更是中国企业抢占全球能源技术话语权的战略窗口。

  面对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窗口期,笔者认为,中国锂电产业要咬定创新的“青山”、引领全球技术进步的“青山”绝不放松,而这还需做好三方面准备:

  其一,持续加大“精准研发”力度,构建分层创新体系,以“靶向研发”思维提升创新效率。研发不是资金的堆砌,而是推动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再到工艺落地的闭环。如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形成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独特研发创新体系。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持续坚定投入,以保证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有望于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其二,以“专利布局”筑造护城河。在全球竞逐固态电池相关专利的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应尽快把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与长期投入转变为严谨的知识产权布局。

  其三,持续培养和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在固态电池技术之争的背后,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正悄然升级,人才争夺持续白热化。事实上,固态电池技术涉及材料、电化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交叉,需打造精准育才、长效激励以及跨界聚才的立体化人才体系。

  在笔者看来,固态电池的技术与成本是驱动其实现产业化突破的双核心,需要相关政策与产业链上下游等多方形成合力。在技术层面,当前研发和攻关重点主要集中在界面阻抗优化、锂枝晶抑制、干法电极工艺、静压成型技术等关键材料与工艺环节,这些技术的成熟度将直接决定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进程。

  在全球新能源竞争进入“技术深水区”的当下,锂电企业唯有以专利筑壁垒、以人才强根基,才能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超硬材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超硬材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